电生理团队为今年第一百例患者成功植入心脏起搏器
导语
你知道吗?全中国有几千万心动过缓、心律不齐、传导阻滞的病人靠心脏起搏器维持心跳维系生命,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可以植入体内,很小、很轻的装置。它时刻监控您的心跳,必要时可以发出与心脏自然信号相似的信号,以保证心脏按正常节律跳动。起搏器成功地治疗了缓慢性心律失常、挽救了成千上万患者的生命。
10月29日下午,青岛阜外医院成功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到患有“心律失常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”的患者袁女士体内。据悉,这是医院今年以来完成的第一百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,其中包括各年龄段的重病患者(最大的92岁、最小的6岁)、复杂三腔起搏器的植入、植入性除颤复律起搏器的植入,这标志着青岛阜外医院电生理团队在技术水平上达到了新的高度。
"心"高度 电生理团队频创新高
>>10个月完成心脏起搏器植入术102台 单日最高10台
10月29日,当日共完成8台心脏起搏器植入术,其中,今年完成的第100台手术的患者是45岁的陈女士。
据心脏中心病区常瑜主任介绍,陈女士之前做过复杂心外科手术,一个月以来,感到胸闷、乏力,经检查显示,心率非常缓慢,30-40次/分,诊断为心律失常三度房室传导阻滞,交界性逸搏心律。
患者之前做过心外科手术,心脏上有疤痕,使用普通导线影响稳定性。心脏中心电生理团队紧密配合,精准操作,顺利为患者应用双螺旋房室导线、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。术后,患者心率恢复到七、八十次,胸闷乏力等症状消失。
另外,心脏中心电生理团队除了10个月完成102台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外,还创出了单日最高10台的新纪录。其中包括高危复杂三腔起搏器的植入、植入性除颤起搏器的植入。
>>手术病人中,高龄、危重患者居多
在手术病人中,年龄在七十岁以上的占到六、七成,80多岁以上的不在少数,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是一位92岁的老人。
92岁的王老太从外院转来治疗,心律极其不稳,时快时慢,快时每分钟九十、一百次,慢时三十、四十,反复发作头晕黑曚,出现过晕厥,诊断为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(慢快综合征),这种病难以依靠药物治疗。
因病人发作频繁,家人渴望实施手术帮助老人解除痛苦。转来当天,团队凭借精湛医术,仅用40分钟成功为其植入双腔起搏器,术后再未出现头晕黑曚。在起搏器的帮助下,老人的心律恢复了平稳。
手术病人中还有很多从外院转来的危重患者。
许大爷是一位82岁的老人,外院HOLTER提示,24小时发作短阵室速一千多阵,同时还有房颤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,急转入我院。CCU心电监护显示,室速和4-5秒的心脏停搏交替发生,频繁发作。
常瑜主任介绍,患者心脏随时可能室速室颤,引发晕厥甚至猝死,情况非常危急。老人有高血压、冠心病、陈旧性心梗、严重瓣膜病、心衰等诸多疾病,手术风险很高。
经过心外科和心内科专家会诊和精心研判,制定了合理的治疗方案,成功植入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,为病人解除了痛苦和随时带来的生命危险。
“心”技术 为患者带来福音
据了解,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当前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方法,通过植入心脏起搏器,利用起搏器发出规律的脉冲,维持正常心脏跳动和射血功能,以达到挽救生命、最大限度地延长患者生命的目的。
青岛阜外医院自建院以来,就开始了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开展与应用,并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同步开展新技术、新项目。目前可开展单双腔起搏器(包括先进的希氏束起搏)、CRTD、ICD的植入和复杂室上速、室早、室速、房颤的射频消融,一系列新技术填补了山东半岛地区的空白,为患者生命健康保驾护航。
今年,他们还开展了全程无射线绿色消融术治疗室上速房颤等新技术,建立了国际上首个无射线导管间,实现了在没有射线辐射的状态下开展手术的梦想,为患者和医者带来了福音。同时,导管室及先进的配套设备,为开展心脏起搏和射频消融等技术提供了良好的支撑。
“只有充分信任,患者才会放心大胆把自己的心脏交给我们来呵护,随着医院的发展与技术的成熟,越来越多的百姓患者选择了来我院治疗,这也是今年以来,病人增多、手术量增大的主要原因。”青岛阜外医院副院长路长鸿介绍。
伊新